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質量強省戰略,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基礎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提高我省農業標準化發展水平,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現就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健全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機制,著力構建以安全標、綠色標、優質標、營養標為重點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創新標準服務,以先進標準引領農產品質量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需求導向,實行分類施策。聚焦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實施中標準需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主體的標準化發展狀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二)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升級。堅持政府引導、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標準規范融合發展,以標準規范促進先進技術轉化運用。創新構建實用配套、層次分明的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健全標準化工作共同推動的體制機制。
(三)堅持示范引領,注重全域推廣。堅持高標準設計、高水平實施、高效率推進,創建引領農產品質量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典型,發揮在高標準綠色優質農產品打造和對按標生產的新型主體與現代農民培育中的示范作用。
(四)堅持對標一流,強化對比提升。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圍繞重點產業產區產品,提升對標、創標和達標能力,加強農業標準互聯互通,提升我省農業標準化整體水平。
三、總體目標
到2025年,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標準研制和實施應用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升,農業標準互聯互通深入推進,標準化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健全完善政府標準與市場標準相結合的農業標準體系,覆蓋我省主要農產品,制修訂省級農業地方標準300項,總數達到1000項以上,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參與制修訂一批農業國家和行業標準。
加強示范引領,推動標準實施,試點構建一批農產品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及相關標準綜合體,命名一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創建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50個;爭創一批國家現代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成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4600萬畝,覆蓋所有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打造優質農產品,培育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良好農業規范農產品2000個以上,產品認證登記數量年均增長3%。
加強標準化培訓,年培訓標準化生產、管理和技術人員1萬人次以上,規模生產主體落實安全標準制度,按標生產能力顯著提升。
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參與農業農村國際標準化活動能力進一步增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國家的農產品標準交流合作工作扎實推進。
四、重點任務與舉措
(一)構建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
1、健全優化提質導向的綠色發展標準。對標農業綠色發展要求,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目標,以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為導向,加快制修訂化肥和農藥減量、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飼料質量安全、秸稈綜合利用、農資廢棄物回收處理、耕地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等污染防治類、農村村容村貌整治、農村垃圾處理、農村廁所改造等新農村建設類標準,完善耕地資源保護利用和監測、節水節地農業、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漁業資源養護環境修復等資源保護類標準。
2、支持制定帶動產業升級的優質標準。對標現代農業提檔升級和省農業十大重點產業鏈的要求,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為目標,以品牌和品種為主線,提升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和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現代種業、高標準農田建設、動植物疫病防控、全程質量控制、農業機械化信息化、產品精深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關鍵環節的標準協同配套,引導制定一批嚴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促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優質標準。
3、推動研發引領健康消費的營養標準。對標國民營養健康和消費升級需求,以推動農產品優質化、品牌化為目標,加強農產品營養品質指標體系研究,建立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技術規范,制定一批食用農產品營養品質分等分級標準。
(二)打造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典型
1、創建一批省級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示范。依托全省“雙安雙創”示范工作,以“雙安”創建示范縣為重點區域,與全省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相結合,創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選擇一批產業基礎好、技術力量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構建以品種為主線、全程質量控制為核心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立產地清潔化、生產綠色化、產品優質化、營銷品牌化、監管全程化的新型標準化生產和監管模式,試點建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打造引領產業升級的標準化綜合體,并優選推薦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標準化示范。
2、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依托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和企業標準“領跑者”計劃,支持社會團體和龍頭企業圍繞優勢產業產區產品打造,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提升標準自主創新能力,創新制定一批有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促進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產品和服務,進而帶動區域產業提檔升級。支持符合條件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轉化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和省級地方標準,培育一批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領軍者。
3、打造一批美譽度高的綠色優質農產品標桿。遴選一批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良好農業規范農產品的原料和生產基地,優化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加強農產品營養指標研制和推廣,示范應用食用農產品營養標簽,推動農產品分等分級和優質優價,加強質量追溯管理,打造一批質量過得硬、品牌叫得響、帶動能力強的知名綠色優質農產品。
(三)推動農業經營主體按標生產
1、強化按標生產意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規模主體嚴格落實生產技術規程,完善生產記錄,強化追溯管理,推動生產經營主體納入追溯信息平臺,實行生產經營記錄電子化。鼓勵農產品生產主體在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時,明示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或產品執行標準,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我承諾。開展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培訓。將按標生產水平作為生產者信用評定的重要依據,提高主體按標生產的自覺意識。
2、強化質量認證引領。支持規模主體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良好農業規范農產品,根據綠色優質農產品認證要求,建立健全綠色生產和產品標準體系,推動標準化、綠色化、清潔化生產。通過產品認證和標準實施,推動農產品優質優價,提升主體創標用標的積極性。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示范認定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優質農產品。農業農村部門加強綠色優質農產品認證動態管理機制,加強證后監管,以高標準質量認證引領農產品優質化發展。
3、強化標準監督實施。農業農村部門要將農獸藥殘留限量等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督納入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制定相應的飼料獸藥生鮮乳、水產品、蔬菜水果等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建立完善強制性標準的實施信息反饋與分析報告制度。地方建立規模主體監管名錄,發揮鄉鎮監管服務機構和村級協管員作用,加強標準實施巡查檢查,督促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落實禁限用和休藥期間隔期等規定,嚴厲打擊違規用藥行為。加大對重點區域和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探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以最嚴格的監管倒逼安全達標。
(四)促進農戶與現代農業標準有機銜接
1.加強農戶標準培訓。將農業標準化培訓納入農業部門高素質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與市場監管部門對標達標工程的重要內容,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創設面向小農戶的標準化培訓項目。支持采取農民夜校、田間學校、網絡課堂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面向小農戶的標準宣貫培訓,幫助小農戶熟悉和掌握現代農業標準。
2.開展標準進村入戶活動。組織編制一批通俗易懂、方便實用的標準普及資料教材,依托各級安全監管、檢驗檢測、質量認證、農技推廣、科研教學等機構,引導小農戶采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標準。組織遴選一批縣級標準宣講專家和基層標準指導員,定期組織標準進村入戶現場觀摩活動,支持開展小農戶“一對一”標準指導和結對幫扶。
3.引導廣大農戶參與標準化生產。完善農業產業化帶農惠農機制,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等方式,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參與標準化、組織化和品牌化生產。推動建立農戶合作互助增收機制,支持小農戶通過聯戶經營、聯耕聯種、組建合作農場等方式聯合開展生產,推行統一生產、統一營銷、統一服務、統一品牌等標準化生產模式,提升小農戶按標生產意識和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發揮指揮部職能,加強統籌規劃與組織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牽頭組織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績效評估、指導監督和總結宣傳,協調相關部門構建標準化協同推進機制。各地政府要完善工作機制,將農業農村標標準化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本地區工作方案,細化年度目標任務,加強縣域農業農村標準化發展。
(二)加強政策引導。圍繞重點工作,優先支持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農業綠色發展等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的省級地方標準立項,優先支持重點產業主體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創建和優先申報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良好農業規范農產品。
(三)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加大對農業標準化示范建設的投入,統籌相關資金,用于支持農業標準制修訂、試點示范建設、標準化人才培養、標準化宣傳等工作。各地政府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對農業標準化建設的投入,形成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促進農業農村標準化的發展。
(四)強化技術支撐。整合優質資源,重點建立種植業、水產業、畜牧業、新農村、道地藥材等農業領域的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組),鼓勵企事業單位建立農業重點領域重點產品的標準化研究機構。充分發揮農業標準化技術機構的支撐作用,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開展標準協同攻關,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組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檢驗檢測和監督執法機構開展標準跟蹤評價。
(五)加強考核督促。各級政府要建立農業標準化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分工,制定重點任務考核評價辦法。市場監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要定期開展標準化實施情況調度和督導檢查,開展標準化項目績效考核評價,強化目標管理和量化考核,強化跟蹤分析,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