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油菜”全程機械化綠色高產高效模式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
2021年05月28日 08:36 |
一、概述
該模式全程機械化,重點解決中稻優質高產協同和油菜機播機收等問題,畝產水稻750公斤、油菜200公斤左右。
二、要點
(一)水稻
1.選種:增產潛力大、抗逆性強,品質優的高產雜交中稻種。如荃優系、隆優系及秈粳雜交品種。
2.育秧:盡量集中育秧。秧齡20~25天,播期北部地區4月20~25日、江漢平原4月底~5月初,畝播1.5~1.75公斤,播種前催芽至破胸。機插前3~4天,施送嫁肥,并帶藥移栽。
3.密植:畝插(拋)1.4~1.6萬蔸,基本苗不少于6萬。
4.底肥:畝施復合肥(15-15-15)40公斤或相當肥力生物有機復合肥,同時施硫酸鋅、硅肥1、2.5公斤。
5.曬田:畝苗達18~20萬時、主莖12葉以內,及時排水曬田,最高畝苗數控制在30萬以內,成穗數達18萬左右,保證足夠有效穗。
6.肥水:早施分蘗肥,畝施5~7.5公斤尿素;巧施穗肥,曬田復水后畝施鉀肥5公斤,因田因苗因種追施尿素3~4或復合肥5~10公斤;葉面追肥在始穗期、齊穗期各噴1次磷酸二氫鉀提高千粒重。除返青期、孕穗期、抽穗揚花期田間保持一定水層外,其它階段均以間歇灌溉、濕潤為主,雜交稻有二次灌漿習性,后期管水要干干濕濕,以收割前7天斷水。
7.防蟲:7月上中旬防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薊馬,7月底至8月上旬防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穗期綜合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防稻飛虱、二化螟、細菌性病害等。
8.收獲:機收留茬不超過18厘米,全、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分別是:總損失率≤3%,破碎率≤2%;總損失率≤2.5%,破碎率≤0.5%。稻谷收獲后應及時用烘干機烘干或晾曬。
(二)油菜
1.播前:田塊表面無過量殘茬,合理施用底肥;選抗倒、抗裂角、抗病、株型緊湊等適合機收的品種。
2.機播: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最遲至10月底。機播畝用種150-250克,人工撒播、無人機飛播300-400克,油菜成苗株數≥2.5萬株。
3.田管:合理進行肥水藥田間管理,可用無人植保飛機、背負式噴霧噴粉機等
4.機收:聯合式:在全田90%以上油菜角果外觀顏色全部變黃色或褐色,完熟度基本一致的條件下進行,總損失率≤8%、含雜率≤6%,割茬高度不超過25厘米。分段式:在全田70~80%油菜角果外觀顏色呈黃綠或淡黃,采用割曬機或人工割曬,就地晾曬后熟5~7天,成熟度達到95%后,用安裝了撿拾裝置的油菜專用聯合收割機撿拾、脫粒及清選作業;總損失率≤6.5%、含雜率≤5%、破碎率≤0.5%。
5.入庫:烘干或晾曬至含水率低于10%后入庫。
三、適宜區域
江漢平原、鄂東南等稻油連作區。
四、注意事項
水稻、油菜機播(栽),油菜機收和病蟲害防治是本技術的關鍵環節,注意要采取前穩、中控、后促的肥水管理措施,促進水稻生長發育。 |
|
 |
版權聲明 |
|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 本站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湖北農業網
(hbnyw.com)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
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農業網 (hbnyw.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
|